11月26日,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全面回顾总结“十四五”期间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成就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区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更加有力。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,构筑“大思政”育人新格局;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,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%,全区学前儿童普通话合格率99.33%、优秀率78.69%,较2023年分别提高5.9个和47.3个百分点;坚持五育并举,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、美育浸润行动、劳动实践养成计划,扎实推进科学教育。
普惠优质公共服务更加完善。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5.7%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.55%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.29%,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;大力实施县中振兴计划,乡村小规模学校实现全覆盖,城乡、区域和校际差距逐步缩小;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和阳光招生、阳光分班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,全面保障随迁子女入学;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2025年该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惠及20.9万儿童;学生资助实现了各学段、各级各类学校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。
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更加精准。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.41%,较“十三五”末提高了15.24个百分点;深入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连续两轮入选国家一流学科,跻身全国同类学科前20%,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进入全国前10%,实现历史性突破;健全“招生—培养—就业”协同联动机制,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,目前,服务自治区重点产业本科专业占比达63.5%,职业院校专业占比达80.4%。
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加深入。中考实现全区统一命题、统一考试、统一标准评卷,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;以“双减”改革推动全区基础教育生态发生深刻变革;优化高等教育布局,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;全面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,在全区33个旗县(市、区)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改革试点,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,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“周转池”,实现编制按需动态调整。
教育合作交流更加多元。实施京蒙协作“教育倍增计划”,加强沪蒙、陕蒙、东北三省一区、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;与俄罗斯、蒙古等40多个国家的20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,推动职教出海,教育“朋友圈”逐步扩大。
是否“确认”跳转到登录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