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植营商“沃土” 激活发展“引擎”
吉林省“十四五”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亮点采撷

分享到:
【字体:  
发布日期:2025-11-12 20:46 

锦旗背后的“宽城速度”

近日,长春市欣鼎源万嘉汇综合商场负责人宋文峰将一面写有“营商环境温暖如春 市场监管高效办理”的锦旗,送至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宽城分局。锦旗上的金字,不仅道出了企业的由衷赞誉,更映照出我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气象。

欣鼎源万嘉汇综合商场是宽城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。筹备期间,由于开业时间紧张,商场需为14家入驻商户集中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。“以往一起办理这么多证照,想都不敢想。”宋文峰坦言,过去企业需跑多个窗口、重复提交材料,一旦材料有误还需反复补正,法定办理时限长达15个工作日。

了解企业需求后,宽城分局迅速启动“重点项目绿色通道”,采取“提前介入指导、骨干全程帮办、部门协同联动”的服务模式。“过去是企业追着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跑,现在是我们跟着需求走。”宽城分局行政审批办主任高航表示,他们通过“并联审批”机制,将多项材料实现内部流转,实现“一口告知、一表填报、一站反馈”。

面对商场业态复杂的情况,宽城分局启动“科所联动”机制。站前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深入现场,依据施工图纸,从厨房排水沟布局到食品储存架高度逐一把关;审批办连续加班集中审核商户申报材料;当商场临时调整规划时,工作人员全程跟进,指导一次性补正。最终,仅用2个工作日,14家商户的全部证照发放到位,比法定时限压缩了十余天,助力商场提前近一个月投入试运营。

“提交材料两天后,我们就拿到了装订整齐的全部证照,封皮上还贴有后续咨询电话。”宋文峰说,“这种‘宽城速度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和温度。”商场步入正轨后,他特意制作锦旗表达谢意。

这面锦旗是我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。从法定15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,不仅是效率的提升,更是服务理念从“管理”到“服务”的转变。

近年来,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全面落实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,推动营商环境整体优化。在吉林,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感受着“温暖如春”的营商氛围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“吉字号”特产的新航线

进入冬季,人参成了养生进补首选。在长春市光复路附近经营一家参茸店的曹志远忙得不亦乐乎,给顾客介绍各种人参、鹿茸、灵芝孢子粉的制品,接外地客户的订货电话,给顾客示范怎么查看人参的“身份证”,“你用手机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,这株人参的种植基地、生长年份、检测报告等信息一目了然。”以前曹志远卖参总担心被质疑品质,“现在有了‘身份证’,顾客更放心,价格也上去了。”这背后,是我省通过营商环境优化为特色农产品注入的发展动能。

作为全国人参主产区,我省将人参产业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。今年出台的《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》中,人参、梅花鹿、大米、玉米、矿泉水等特色农产品,被列为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产品,配套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形成“组合拳”。

去年召开的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,要建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专项,强化ld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保障和机制创新,举全省之力将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示范产业。同时,组建“吉字号”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,实行重点企业对接,加快构建“吉字号”特色产业新发展格局。

2024年,我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,居全国首位。2025年末,我省人参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千亿级规模。“长白山人参”区域品牌价值达300亿元。在万通药业的生产车间,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灌装100瓶人参口服液,这些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东南亚,成为吉林农业“走出去”的明星产品。

10月29日,正值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,一场以“中医联世界 参香满重阳”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盛宴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。吉林人参以最直观的方式,让长白山的“参香”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,在联合国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东方的独特光彩。华瑞参业负责人金利华表示:“我们的产品能走进‘联合国’,在以前想都没敢想,这对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巨大助力。”

前不久,刚刚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作为全国性农产品盛会,是优质农产品展示与地方品牌推广的重要窗口。此次展会上,“吉字号”特色农产品带着长白山独特地域基因精彩亮相,10家人参企业集中展示了28种人参系列产品,凭借兼具传统特质与创新形态的产品属性,迅速成为展区焦点,不仅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,更吸引不少渠道商主动洽谈合作,为“吉字号”品牌再添亮色。

依托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平台,“津吉粤”省际农业合作交流会,吉林中鹿中医药集团与广东紫和堂大药房合作,将吉林梅花鹿中药材全面纳入华南医药供应链体系。这些项目的落地,有望为吉林优质农产品在津粤市场拓展带来很大销售增量,更成为津吉粤省际农业资源互补、产业联动的生动实践。

从长白山到松花江,从田间地头到国际市场,我省正以营商环境之“优”,促特色产业之“兴”。当一株株人参带着“身份证”走向世界,当一瓶瓶矿泉水贴上“吉字号”标签,这片黑土地上的产业振兴故事,正书写着新时代的“吉林答卷”。

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

长春市宽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,正在办理包装食品备案业务的陈露,正一脸轻松地核对着办理信息。

“原本以为要反复跑、填一堆表,没想到工作人员全程在系统上帮我操作,几分钟就办完了,不用再跑第二趟!”业务办结后,陈露难掩满意之情。

这份便捷的背后,是我省政务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与服务流程的优化升级。

“我们依托吉林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,实现了后端数据上传与前端数据应用的无缝衔接。目前,涉及电子证照的27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申请材料共享,全区三级政务服务场所统一使用审批系统,真正让群众实现‘就近办’。”长春市宽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文杰道出了便利背后的关键。

在长春市宽城区,食品经营备案、营业执照变更等办理较多的事项,近8成都能在电脑端完成,而这只是我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我省以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核心出发点,针对全省12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,集中开展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便利化梳理,实现统一办事指南、统一申请表单、统一办理流程,做到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。

同时,将原本分散在多个系统中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,统一整合到“吉事办”平台,实现电脑端、移动端“一网通办”,让企业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提交申请,实现事项同源、服务同质。

如今,在吉林,80周岁以上老人足不出户即可线上申领“长春市高龄老年人生活津贴”;

在吉林,“新手”父母无需往返奔波,仅需登录“吉事办”平台,即可在线完成宝宝落户全流程;

在吉林,“吉事办”开通生活缴费专区,群众可以轻松“一网”缴费;

也是在吉林,升级高考服务专区,今年高考季点击量已突破63.8万次;

还是在吉林,开通婚姻登记预约服务,新人可以通过“吉事办”选择心仪的登记日期与时段:

……

从“跑多趟”,到“跑一趟”,甚至“不用跑”;从“分散办”,到“一网办”,吉林用标准化建设筑牢服务根基,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,让政务服务的便利与温度,直达每一位群众心间。




信息来源:吉林日报
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轮播图预览:
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后进行收藏!

是否“确认”跳转到登录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