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乌珠穆沁旗:多元举措聚合力 民族团结促和谐

分享到:
【字体:  
发布日期:2025-11-17 14:54 

近年来,西乌珠穆沁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构建“一主线、两平台、三抓手、四阵地、五品牌”的“12345”工作体系,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,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。

主线贯穿,夯实民族工作根基。西乌珠穆沁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全过程,通过建立落实主线职责的体制机制,制定相关分工方案并建立“半月调度”机制。全旗25个非涉改单位“三定”规定将其写入主线职责,93个嘎查、7个社区将其纳入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。落实民族工作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,2023年以来,旗委相关会议研究民族工作16次,推动民族工作“八个纳入”,把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和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,确保民族工作方向正确、责任落地。

双平台发力,宣传教育入脑入心。在学习教育平台建设上,西乌珠穆沁旗实施“四个工程”:“头雁”工程覆盖科级干部等1900人次,各领域培训超1.1万人次;“石榴籽育人”工程开展活动180余场次,建设红色文化阵地127处,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率100%;“铸魂”工程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,铸牢共有精神家园;“浸润”工程打造文化精品,建设主题公园、雕塑等地标建筑36个,讲好边疆团结故事。在宣传教育阵地集群打造上,以“三馆一站一沿线”为核心,组建6支宣讲队伍,年内开展各类观摩研学活动50余场次,覆盖2万余人次。

抓手联动,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。西乌珠穆沁旗落实“三项计划”,推动跨区域共建联创,与2个县签订协议,开展交流活动12次,促进两地产业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深度合作;依托白音华经济开发区,吸纳万余名外来职工,形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、互融共居的良好局面。

阵地支撑,提升治理服务效能。西乌珠穆沁旗构筑基层民族工作网格阵地,设101名联络员,配备专职统战委员,健全四级联动机制;打造107个“民族团结之家”,组建帮办代办队伍,办理热线事项2561件,解决“关键小事”7600余件;依托多元机制化解矛盾纠纷,“流动调解蒙古包”高效调解各类纠纷;加强网络安全管理,组建100余人网络志愿者队伍,凝聚网络正能量。

品牌赋能,融入发展大局。西乌珠穆沁旗打造“民族团结+”系列品牌:“牧企共建”带动企业投入10余亿元帮扶民生,涌现了一批模范集体和示范企业;“文旅融合”推动沿线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以上;“乡村振兴”投入1.1亿元壮大集体经济,脱贫户收入稳步提升,牧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;“文明实践”组建170支志愿服务队伍;“金色百灵”宣讲覆盖群众9.1万余人次;“党的建设”构建四级党建网络,打造“红色物业”“支部驿站”,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幸福家园。



信息来源:锡林郭勒日报
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轮播图预览:
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后进行收藏!

是否“确认”跳转到登录页?